搜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 我要把这一切肃清

蚩尤战死, 化为血枫林,轩辕黄帝感念其勇猛, 封为战神。

从那时开始, 天下巫妖尽归于昆仑君麾下,受群山庇护。

可是在那一场大战过后,地上的人们并没有相安无事,战争依然四起, 部落与部落之间, 种族与种族之间,乃至一个部落内部, 还都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昆仑君从未露过面, 他一直在等。

从他眼睁睁地看着伏羲陨落,女娲避世, 神农丧失神力, 销声匿迹开始, 他就一直在等。

他目睹着轩辕挑起蚩尤的人头, 未置一词, 只觉得谁都好, 但凡能还世间一个海清河宴, 都可以。

他一直在等黄帝一统神州, 等所有争端尘埃落定, 然而轩辕氏一生征战, 才不过稍有起色,就悄然离世。

炎黄二帝的后代们开始争权夺势, 东方也不平静,蚩尤后人后羿,机缘巧合地得到了太昊伏羲遗下的大弓,虚拟了“帝俊”的名号,深入蛮荒,统一了东方诸部,联合了大荒巫族。

那一年,所有的乌鸦全都落在了地上一声不吭,沉寂了多年的神农氏后人,水神共工与轩辕氏后人颛顼再起争端。

共工司水,是神农炎帝的后代,水中之灵的龙族最先站队,此后无数妖族被卷入其中,虽然后羿没来得及搀和到中原的征战里,可是同受大荒山圣庇护的巫妖二族却已经有了分道扬镳的趋势。

那一场战争中,无数妖族战死,流血漂橹,整个大陆动荡不安,被困在地面上的妖精魂魄日日夜夜凄凉啼叫,满地焦土。

一步一叩首的蚩尤死后,得到了他最大的对手的尊重,却被他到死也放心不下的后辈们一把火烧了战神祠,慢慢的,人族、巫族和妖族也忘了这个祖先,忘了他遗留在血脉里的那些暴虐但勇猛的传承。

蚩尤在民间传说里逐渐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的邪神。

昆仑君终于失望。

至此,他方才明白,为什么女娲当时的表情那样绝望而惊惶,原来她已经在造人初始时,就看见了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大陆,而她无从反抗,只好千万年如一日地不闻不问、不看不想。

昆仑君掌管人间十万大山,从来喜欢山精水灵,蚩尤一片苦心地设计了他,引诱幼猫吞了战神血,昆仑君虽然只好替那只傻东西承了因果,却也应承了蚩尤一诺,照顾着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巫族与妖族多年。

他亲眼看着他们长大、修炼、入世。

如今,他们又要在他眼皮底下像不值钱的杂草,在一批一批的烈火里死去,在浩劫的夹缝里艰难求存。

如果这就是天意,如果天意就是无长久、无平息、无边的混战与硝烟,如果天意就是漫长时空中无边无际的混沌与盛极必衰的悲愤——

共工战败驾着神龙出逃、准备东山再起,龙族从来是昆仑君的心头肉,然而他们到了西北大渊处时,昆仑君依然狠心刺瞎了神龙的眼睛,共工与神龙一并撞在了不周山上,将不周山下的伏羲大封撞了个窟窿。

大不敬地的幽冥十万恶鬼同哭,戾气冲天而起,它们如同那身在山巅的神祇一样,不知天高地厚,呼啸着裹挟过整个不周山,昆仑君以左肩一朵魂火相助,一把火唤醒了整个沉寂地下的幽冥,将天柱拦腰折断,天塌地陷。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昆仑之巅上飘然而立的山圣终于长大成人,走上了一条与先圣完全不同的路,失踪多年的女娲终于重新出世,却几乎认不出她曾经用一只小奶猫就哄了多年的小孩来——他的青衫被山顶罡风猎猎掀起,眼神凌厉,依稀与当年的开天神斧如出一辙。

昆仑君已经把陪伴了他多年的小猫送到了下界,他在一片崩塌的天柱的轰鸣声中回过头来,双手背负身后,见了女娲,眉目不惊,只是轻轻地开口,说:“当年你不忍心、不敢做的事,我都替你做了。”

盘古穷尽终身分开了天地,将这一片一无所有的黑暗敲碎,最后迫于天意,力竭而亡,大荒中餐风露宿长大的神祇们,他们又凭什么要向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卑躬屈膝?凭什么受它的摆布,走向一个既定悲剧的落幕呢?

“我要颛顼之民殉我清白一片的洪荒大地,我要天地再不相连,化外莫须有的神明再难以窥探,我要天路断绝,世间万物如同伏羲八卦一般阴阳相生,自成一体,我要没有人能再摆布我的命运,没有人能评断我的功过,我要把大不敬之地处枯死的神木削成笔,每个生灵自己写自己的功过是非——我要把这一切肃清。”

女娲看着他,说不出话来。

“其他的,尽管都冲我来——盘古和伏羲都不在了,剩下你我,你韬光养晦,可我依然心有不甘。”昆仑君忽然轻笑一声,声音几乎被卷得碎不成声,“有本事,就一道天雷劈下来,劈开昆仑山,劈死我这个人,不然我不服。”

他说得每一句话,几乎就有一道天雷落下,昆仑山巅冰雪飞溅,女娲被强光恍得满眼泪水,看不清任何东西。

可她听见昆仑君放诞不羁的大笑。

天雷整整落了一宿,地上连天大雨,幽鬼横行,隔日,昆仑君身上的衣服已经面目全非,男人浑身焦黑,赤/裸地端坐在原地。

过了不知多久,他才再次站了起来,身上的皮肤如蝉蜕,蓦地长出了新肉。

他伸手,大神木就落下一片叶子,往身上一卷,就又是一身青色长衫,昆仑君把披散的头发拢到身后,站直了,低头却呛咳出一口血,而后他带着没擦干净的血迹,抬头对女娲笑了起来:“你看,它拿我有什么办法?”

那笑容似乎一如往昔,有种满不在乎的天真。

女娲终于开口:“昆仑,和我去找补天石,别任性。”

“可我想试试。”昆仑君低声说,“无论如何,我想试试……就算死,我也想死得像昆仑山,不是哪个荒郊野外的小坟包。”

他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山下走去。

盘古力竭而亡,而后那种不容抗拒的力量借女娲的手造出人类,埋下无数伏笔,伏羲不言不语,却以阴阳八卦给出暗示,最终没能逃过,死在了八卦上,神农氏衰微,渐渐泯然众人,唯有女娲硕果仅存,谨小慎微。

圣人一个又一个地失落,而今,终于轮到了昆仑君。

在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不够强大、又足够蒙昧,才能短暂而愚蠢地活下去么?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后世传说中,昆仑山是天人之地,已经没有人知道,其实大荒山圣的昆仑君,是最初那个高调反叛的人。

昆仑君从昆仑山下来,只见被释放出来的幽冥恶鬼四处游荡,那是真正的鬼族,他们并不是生灵幽魂所化,而是被封印在大不敬之地的千尺戾气凝成,被压抑多年,早已经疯狂,食人饮血,无所不为。

然而就是这么些东西,竟然可笑地也有等级。

低等的不成人形,如同污泥一般在地上滚,以腐尸为食,稍高等的有头有身,直立如人,只是满身脓包,五官扭曲,性情暴虐——就是幽畜。

越是高等的恶鬼就越是像人,要是鬼王,则能有仙人之姿,仿佛越是污秽,就越是美好。

传说万丈幽冥,只有两个得天独厚的鬼王,算来竟然比人间三皇还要金贵一点,说来也巧,昆仑君从昆仑山巅下来,落到当年夸父的埋骨之地邓林,竟然就碰上了一位。

那是个黑发黑眼的少年,坐在大石上,披散着头发,身上披着一件不知谁给的粗布麻衣,赤着脚,见到突然出现在邓林中的昆仑君,似乎受到了什么惊吓,一不小心从大石上摔了下来,落在了小溪里,沾了满身的水渍。

就在这时,突然,一只幽畜从地底下钻了出来,一口咬向少年的脖颈,他的脖颈看起来纤细又柔弱,一只手就能掰断。

随后,少年落进溪水里的手突然从一个诡异的角度伸了出来,一抬手捂住了幽畜的嘴,回身把那东西按在了溪水中,手掌一按,幽畜整个脑袋顷刻间就被他按碎了一半,血水喷出来浇了他满头满脸,落到那张素净的脸上,简直就像是雪地上开出的红梅。

少年有些手足无措地看了看自己一身的血迹,小心地蹲下来,在溪水里洗了洗自己的手和脸,而后他习惯性地拎过幽畜的尸体,张开嘴露出略微有些尖的虎牙,从最嫩的脖子开始啃起。

直到这时,昆仑君才确定他是个鬼王,他实在没见过比这少年更像鬼王的人,美貌的少年面无表情地坐在被血水染红的溪水里、细嚼慢咽地啃噬着幽畜尸体的模样,实在比陆地上任何一个凶神恶煞的东西都让人起鸡皮疙瘩。

可是少年发现昆仑君在看他,进食的速度却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他偷偷地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昆仑,又低下头,似乎是食不甘味地咬了一口,小心地兜住,不让尸体的血水从嘴里流出来,咽下去后,又轻轻地抿了抿嘴唇,好像想把嘴角的血迹抿去,好看起来干净一点。

昆仑君虽然借火给幽冥,却只是为了斩断天路推翻不周,他早已忘了最初听见女娲封印大不敬之地的那一点不舍,即不屑于和这些茹毛饮血低等的东西打交道,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此时,他却不知道怎么了,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几步,开口说:“哎,小孩,你是个鬼王吧,不是能驱使低等鬼族,那东西为什么连你也咬?”

少年手一哆嗦,幽畜的尸体从他的手中滑落到水里,溅起的水花喷了他一脸,他有些惊慌地看着接近的昆仑君,用那双漆黑如豆的目光看着他,张了张嘴,一时间没反应。

“不会说话?不可能吧。”昆仑君没型没款地往大石头上一靠,挑挑眉,“有名字吗?你叫什么?”

“……嵬。”

“哪个嵬?”

“……山鬼。”

“山鬼?”昆仑君趴在大石头上,挑挑眉,“应景,只不过气量小了点,你看这世间山海相接,巍巍高峰绵亘不绝,不如加上几笔,凑个巍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来自屈原大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